2021年的高考作文題一經公布,網友們驚呼:撒貝寧,押對了,《覺醒時代》果然考了。
筆者看完四套全國卷作文題,想到的卻是另一句話:欠下的閱讀債,遲早是要還的。
以全國甲卷為例,其作文材料有這樣幾句:“我們過的節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們唱的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讀的作品如《為人民服務》《沁園春·雪》《荷花淀》《紅巖》,我們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釗、夏明翰、方志敏、楊靖宇,我們學習的榜樣如雷鋒、焦裕祿、錢學森、黃大年,等等,都給予我們精神的滋養和激勵?!?/p>
“七一”“八一”是什么節日?《荷花淀》《紅巖》有幾人讀完?李大釗、夏明翰、方志敏、楊靖宇等人有哪些感人事跡或相關名言?知之者能有幾成?這幾個問題,不妨去問問你的孩子,或是問問你的學生。
該作文要求結合材料,以“可為與有為”為主題寫一篇文章?!翱蔀榕c有為”富有哲理的思辨:人人皆可為,如何能有為?如何才有大作為?
全國乙卷高考作文,談的是追求理想,引用了漢代揚雄的一段話:“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奠而后發,發必中矣?!比缛粝雽懙煤駥嵰恍?,必須積累古今中外名人關于追求理想的一些典型事例,并從“修身”“矯思”“立義”“奠基”等角度進行闡釋。
新高考全國Ⅰ卷所提供的材料,是毛澤東1917年所發表的《體育之研究》一文中的一段話:“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誘我以至于強,未可知也”。這實際上是考查考生關于“弱”與“強”的哲思能力。若非有厚實的積累,也難以寫好此文。
新高考全國II卷,提供的是一組關于“人”字書法的漫畫材料。撇筆:“逆鋒起筆,藏而不露”;捺起:“中鋒起筆,不偏不倚”;捺收:“停滯迂回,緩緩出頭”;整個“人”字,需要“描紅”??衫斫鉃?,藏鋒教我們智慧,逆鋒教我們磨礪,中鋒教我們正直,提按教我們生動,回鋒教我們感恩,描紅教我們立德。
綜上所述,筆者以為,高考作文已進入“底蘊時代”,也就是說,學生只有不斷提升文學底蘊、人文底蘊和哲思底蘊,通過“守正”的方式來“出新”,才可能立于不敗之地。
若要豐實自己的底蘊,需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颗R時抱佛腳、靠無病呻吟的華麗辭藻、靠那種所謂空靈,是無法寫好高考作文的。
我們常說,欠下的閱讀債,遲早是要還的。其實,對于學生而言,一旦在小學、初中欠下了閱讀債,到了高中乃至大學,都是無法償還的。
錯過了閱讀季,便錯過了黃金期。
(吳再柱 作者系湖北省黃梅縣苦竹鄉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19 www.nottsre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