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總書記來過我學校
【開欄的話】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span>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十年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走進大中小學,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以時間標注新時代的方位,用足跡刻錄新征程的榮光。今天起,本報推出“足跡·總書記來過我學?!睂?,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考察足跡,回訪那些第一時間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親歷者,全面反映教育事業取得的非凡成就,真切表達教育系統干部師生對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熱切期盼。敬請關注!
時間:2018年5月2日 地點:北京大學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堅持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斗。廣大青年要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高校要牢牢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任務,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國家發展同大學發展相輔相成。我們要在國家發展進程中辦好高等教育,辦出世界一流大學,首先要在體現中國特色上下功夫。
高校是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蒲腥藛T是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隊伍。要加強學科之間的協同創新,加強對交叉學科群和科技攻關團隊的支持,培養造就更多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
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就是要堅持“馬院姓馬,在馬言馬”的鮮明導向和辦學原則,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推動馬克思主義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發揮應有作用。
五月,鮮花盛開的季節,青春綻放的時光。
1919年5月4日,熱血沸騰的愛國學子從北大紅樓出發,發起了影響中國命運的五四運動。這場運動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五四精神則始終激勵著北大師生同人民一起開拓、同祖國一起奮進。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高校要牢牢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任務,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當一所大學穿越三個世紀的歷程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緊緊聯系在一起,當無數師生以青春奮斗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我們在這個美麗校園里所看到的,不僅是歷久彌新的五四精神,更是為黨育人的時代答卷。
一心向黨,擦亮中國高校最鮮亮的底色
春天的燕園,湖光塔影,綠樹婆娑。走進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院姓馬,在馬言馬”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格外醒目。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我國大學最鮮亮的底色。北大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發源地,1992年成立了全國首家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考察時強調,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就是要堅持“馬院姓馬,在馬言馬”的鮮明導向和辦學原則,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推動馬克思主義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發揮應有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強調讓學生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為學生成長成才打下科學思想基礎?!被貞浧鹋c習近平總書記面對面交流的情景,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培永十分激動。在他看來,這一重要講話,穿過歷史的塵埃,響徹神州大地,指引著北大人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貢獻力量。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北大持續扎實推進“馬藏工程”——
2015年,北大啟動《馬藏》編纂與研究工程,旨在對馬克思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相關文獻進行匯集與編纂。這項被習近平總書記稱贊“非常有意義”的重大基礎性學術文化工程,目前已出版4部12卷,共800多萬字。
“這項工作的成果不僅體現在文本成果中,還將反映在后續的研究成果里?!北本┐髮W博雅講席教授、《馬藏》主編顧海良表示,整個編纂過程力求突出思想性、全面性、學術性和權威性,將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學術規范、學術學理、學術風格等奠定良好基礎,進一步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及學術水平。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北大全面深化思政課改革——
在北大,有一門1學分的思政實踐課。別看學分少,它卻凝聚著眾多教師的智慧與努力,帶著全校學生的視野越過大學圍墻,關注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科研院所、革命老區、脫貧一線、萬里邊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如今,歷史的接力棒已經交到我們手中,心有所信、方能行遠,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思政實踐課助教韓如冰表示,上完這堂“大思政課”,許多學生懷著赤誠之心,鄭重提交了入黨申請書。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北大引導學子在基層踐行五四精神——
“我從新疆來,我到新疆去?!北贝髮W子葉山·葉爾布拉提在本科畢業后,曾扎根天山腳下支教一年,如今碩士學成,又立志奔赴西北邊疆。近年來,許多像葉山·葉爾布拉提一樣的北大學子響應號召,踴躍到基層書寫滾燙的青春,把“愛國、勵志、求真、力行”轉化為五四精神的時代內核,全校選調3000多人。
“選擇奮斗在祖國的基層一線、艱苦地區,就是在傳承北大人最值得自豪的薪火,就是在堅守北大人的初心使命。相信你們一定能像北大的先輩那樣,在基層廣闊天地中干出一番事業?!北本┐髮W黨委書記邱水平說。
一以貫之,鑄造“經師”“人師”相統一的教師隊伍
好的學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有一支優秀教師隊伍。未名湖畔博雅塔旁,師者力量生生不息,點滴入海,匯聚成中國教育的磅礴力量。
百廿風雨,大師輩出。歷史上,北大曾涌現出一大批著名學者、大家,他們與人民同舟共濟,與祖國同頻共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了卓越貢獻。
繼往開來,不辱使命。近年來,于敏、屠呦呦、鐘南山等人被授予“共和國勛章”,13名北大人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名北大人被評選為“新中國最美奮斗者”,北大教師隊伍不斷書寫新的榮耀。
海納百川,劍指一流。為了吸引海內外的優秀人才,北大為他們提供了先進平臺,賦予了探索空間,創造出更多的“源泉活水”。特別是對青年教師,北大持續加大扶持力度,聯合社會各界伸出了援助之手、呼出鼓勵之聲。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睂V大教師而言,育人的根本就在于擔負起立德樹人的初心使命。北大教師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在燕園,有一位人氣爆棚的“主播”——歷史學系教授閻步克。平日里,他的課可謂“一座難求”。疫情暴發之初,到北美探親的閻教授暫時無法回國,年近七旬的他克服13小時時差、跨越1.4萬公里,開展“硬核”在線歷史教學。排除萬難,不停教、不停學、不停研,這便是北大教師的決心。
在燕園,有一個特殊的班級——新結構經濟學實驗班。它由9名來自不同院系和年級學生組成,又稱“林毅夫班”。捧起2021年度教學大師獎,林毅夫教授說:“做教師分內的事和高興的事而能獲獎,獎勵的不只是我個人,而是我從事的教育事業?!奔词构Τ擅?,仍要堅守講臺,這便是北大教師的初心。
在燕園,還有一堂紅色的“必修課”——入職第一課。北大通過黨委講座、骨干教師培訓、青年教師研修,幫助新任教職工擦亮一抹紅色,將個人事業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聯系,努力成為立德樹人的好老師、大先生。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這是北大教師的恒心。
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是新時代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鑄造高素質教師隊伍,這是百余年來北大一以貫之的基礎工程,這是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往無前,全方位構建高水平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從年輕走向衰老,自然的規律,細胞的命運。如何逆轉這一“生命時鐘”,是科學界和醫學界的長期難題。今年4月13日,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聯合中心鄧宏魁研究團隊在《自然》雜志上在線發表重磅論文,首次在國際上報道了使用化學小分子誘導人成體細胞轉變為多潛能干細胞,為我國干細胞和再生醫學的發展解決了底層技術上的“瓶頸”問題。
4年前的春天,在北大金光生命科學大樓一層大廳,習近平總書記仔細察看了鄧宏魁團隊研發的新一代干細胞技術等科研裝置和實物模型,強調要加強學科之間的協同創新,加強對交叉學科群和科技攻關團隊的支持,培養造就更多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
“近年來,我們團隊的研究成果開始逐步走向臨床轉化,并通過科教融合的模式培養了一大批高水平創新人才?!编嚭昕嬖V記者,該項研究為治療重大疾病開辟了新的途徑。
鄧宏魁的故事只是北大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北大堅持固本強基,加強基礎學科和人文社科培養能力,強調守正創新,著力打破學科專業壁壘,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但走向世界必須了解世界。2018年,北大區域與國別研究院揭牌,整合全校學術力量對學生進行跨學科培養,著力打造“精攻一個領域、身懷多項技能”的通才,為國家發展獻智獻力。面對記者的鏡頭,北京大學教授錢乘旦激動地說:“我們想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您牽掛的區域與國別研究,已經形成了中國特色、北大優勢的研究范式!”
——中國正在創造奇跡,但創造奇跡需要文化自信。2020年,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行“黨委書記講黨課”,該院黨委書記余淼杰以學術講政治,用研究講黨課,為全體本研新生帶來了主題為《中國經濟雙循環:在中美大變局中開新局》的報告?!昂B青年的志氣、骨氣、底氣,以文化自信支撐高水平人才培養,我們義不容辭?!庇囗到苷f。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對于這一根本問題,北大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傳遞五四精神薪火,勇擔為黨育人使命,緊抓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務,交出了一份黨和人民滿意的時代答卷。
“未來,我們要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社會發展需要,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北大人的新貢獻?!北本┐髮W校長郝平說。
(特別報道組成員:本報記者 劉琴 張欣 高眾 項佳楚)
《中國教育報》2022年05月04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19 www.nottsre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