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還在井岡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就讀的趙延寬加入了學?!翱萍贾r小分隊”,來到井岡山開展科技扶貧活動。調研中,當地傳統的生產模式和低下的農業生產效率刺痛了他的心。
當時,井岡山市和蓮花縣與井岡山大學簽訂了校地合作協議,希望借助高??萍汲晒麕椭數匕l展農業產業。趙延寬決心為革命老區做些什么。通過對井岡山產業資源和氣候地理環境的調查,趙延寬發現,井岡山山多地少、生態環境優良、氣候冷涼濕潤,非常適合把藥食同源的百合作為發展林下經濟和丘陵荒山地農業種植的主導品種。
選定了主攻方向后,趙延寬帶領團隊,歷經五年探索,構建起了“四位一體”科技興農服務系統,通過紅壤丘陵山地百合種植、林下大葉百合種植、花百合生態農旅種植三種百合種植模式,井岡山萬畝紅壤荒山地換新顏,推動了綠色井岡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路走來,有成功的歡欣也有艱辛坎坷。趙延寬還記得,2020年3月初,正值全國疫情的非常時期,團隊成員在基地巡查時發現百合正在暴發“早疫病”,這種疫病傳播速度快,危害大,在5到10天內病害的感染率能達到50%以上。聽到這一消息,趙延寬滿是擔憂,他第一時間向相關政府部門匯報百合疫情,并利用團隊建立的“百合病蟲害防治”平臺,聯系專家了解和分析基地病害發展情況,制定防治方案,遠程指導種植戶識別病害癥狀表現和掌握病害防治方法。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種植戶的積極配合下,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了病害的大面積蔓延,避免直接經濟損失2900余萬元。
這些年來,在趙延寬和團隊的努力下,小小的百合真正成為井岡山農民的“致富之花”。2021年井岡山革命老區百合種植面積達38000畝,惠及農戶4310戶,農戶增收8.1億元。他們的“百年好合”項目也獲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公益組國家級金獎。
提起這些成績,趙延寬說,自己和團隊的創新創業力量,其實都來自井岡山精神的熏陶,“參觀革命舊址,重溫革命先輩偉大而艱辛的創業歷史,我們在黨史學習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辛勞動中錘煉意志品質,在實踐中總結創建了革命老區鄉村產業振興的新樣板”。
《中國教育報》2022年05月04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19 www.nottsrec.com All Rights Reserved.